賞析,任繼愈認為“老子的哲學,無論在世界觀方面或在辯證法方面,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直觀的" />

古詩詞文學網

老子_道經第三十二章評析

查閱典籍:《老子》——「老子·道經第三十二章」原文

  任繼愈認為“老子的哲學,無論在世界觀方面或在辯證法方面,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直觀的特點,老子的書中也是用直觀來說明自然現(xiàn)象的普遍聯(lián)系的。老子對世界的本原,說‘無以名之,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樸’(通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有時把道叫做‘無名’(一章,“無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無名”。三十七章,“……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四十一章,“道隱無名”)。從這些例子可以證明老子書中的道,實在是混然一體‘無’名或‘樸’。把老子的道看做純精神的客觀實在為絕對理念,與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0頁)我們知道,《道德經》里所講的“道”,就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及其變化的原因和規(guī)律?!暗馈笔怯篮愕?,既如無名之樸,是極幽微的;而且還適用于新舊轉化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張松如說,老子的所謂“道”,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并不直接適用于對待客觀現(xiàn)實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無名、樸”,并且還適用于新舊轉化的客觀規(guī)律,在整個“大、逝、遠、反”的進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質和現(xiàn)象、形式和內容、可能和現(xiàn)實、以及動靜、因果等等關系性的辯證范疇。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部分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詞文學網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lansuobj.com/wenzhang/2681.html

古文典籍

熱門名句

国产十八 无码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久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久久国产视频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