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楊興順說:“‘盜夸’之人過著奢侈生活,而人民卻在挨餓。按照老子的學說,這類不正常" />

古詩詞文學網(wǎng)

老子_德經(jīng)第五十三章評析

查閱典籍:《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五十三章」原文

  楊興順說:“‘盜夸’之人過著奢侈生活,而人民卻在挨餓。按照老子的學說,這類不正常的情況是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的,人類社會遲早會回復它自己最初的‘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統(tǒng)治者,他們永遠渴望著財貨有余,這就給自己伏下極大的危機?!溎笥诓恢悖棠笥谟谩ㄋ氖拢?。這樣,他們違背了‘天之道’的法則,而‘不道早已’(三十章)。讓早已忘卻先王的金科玉律的自私的統(tǒng)治者不要這樣設想,以為他們的力量是不可摧毀的。這樣的日子是會來臨的:統(tǒng)治者將因自己的一切惡行而受到懲罰,因為在世界上,‘柔弱勝剛強’。老子對于壓迫者的熾烈仇恨,對于災難深重的人民的真摯同情,對及對于壓迫人民、掠奪人民的社會政治制度必然崩潰的深刻信念——這些都是老子社會倫理學說中的主要特點。”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從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角度,抨擊當政的暴君為“盜竽”,這是從老子開始到莊子的道家最為可貴的重要觀點。在莊子外雜篇里,他提出“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是傳統(tǒng)的觀點。事實上那些“財貨有余”的人才是貨真價實的“盜竽”,“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是從被壓迫的勞動者的利益出發(fā)而發(fā)出的吶喊。從這種觀點中,我們也感到這說明了老子并不是腐朽的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利益的代言人,而是真切地代表了被壓迫者的愿望。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網(wǎng)友上傳(或整理自網(wǎng)絡),部分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詞文學網(wǎng)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lansuobj.com/wenzhang/2848.html

古文典籍

熱門名句

国产十八 无码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久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久久国产视频精品久久